让教育更有质量更有温度
——开学首日探访主城区部分新建、改扩建学校
本报记者 张向南
新学期伊始,我市主城区河西小学、裕华路小学、牛佐小学、市三中4所新建、改扩建学校正式投入使用,孩子们在新校舍里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。
近年来,我市主城区人口激增,中小学生源也随之不断增加,部分学校校舍规模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。今年,我市大手笔投入启动中小学新建、改扩建工程,其中新建第三中学、改扩建牛佐小学更是被市政府列入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。这一惠民举措有效缓解了主城区大班额问题,我市教育事业规范发展和教育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在搬迁后的河西小学校园内,重新粉刷后的教学楼整洁靓丽,宽阔的操场让孩子们有了九州博彩官网,九州博彩官网登录活动空间,实行小班额的教室再也不用前排桌子抵着黑板、后排椅子贴着墙壁……
“以前班上有99名同学,教室里很挤,我坐在最后一排,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小一点就会看不清,讲课声音小一点也听不清。”三年级学生王新瑶坐在新的教室里,感到非常兴奋,现在班上人数减少了,教室里更加宽敞了,课堂纪律也更好了。
“以前到孩子班上开家长会,稍微胖点的家长都坐不下孩子的座位。”正在校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们纷纷表示,现在的教室里干净宽敞,看着就觉得舒心,他们对新校园、新环境十分满意。
每个班学生少了,学习环境更舒适了。“学生发言机会多了,课堂互动效果也更好了。”老师们也纷纷感慨,小班额更能让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,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,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,更利于孩子健康全面发展。
据河西小学校长纪新介绍,河西小学迁入地是原市三中校区,他们按照小学的标准和要求重新规划校园环境,粉刷教学楼内外墙面,购置学生课桌凳及教师办公桌椅,对校园大门、厕所、楼顶、窗户、水路、电路、网络等项目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。目前,低年级实现了标准班额,高年级正逐步落实。接下来,他们将陆续装备多媒体、图书馆、实验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等各功能室,进一步完善各种教学设施,为孩子们创造更优美、更完善、更愉悦的学习和成长环境。
与此同时,主城区新建裕华路小学、改扩建牛佐小学也都顺利投入使用,大大地改善了在校师生学习、工作环境,促进了主城区教育均衡发展。
新建后的市三中,五层教学楼外观质朴大气,每间教室都位于阳面,日光灯、吊扇、多媒体白板等设备一应俱全。
“能在新校园里上课感觉特别好,旁边就是人民公园,校园内外环境都很优美安静。”学生霍奕学一领到新课本,便在座位上读了起来,在优美景色的包围中他似乎更能静下心来。
据市三中党支部书记邢东介绍,新教学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多功能室、报告厅、音体美劳教室、计算机室、录播室、实验室、图书室等完善的教学辅助用房,为学校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。同时,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班容量,确保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。
为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,近年来,我市实施了《主城区中小学(幼儿园)建设三年规划》,通过新建、改扩建等方式,逐步改善主城区办学条件。“根据规划,到2020年,主城区将建成27所中学、小学、幼儿园,预计总投资6.23亿元。目前,工程进展顺利,已有9所学校投入使用。”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市将持续把学校建设放在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,力促中小学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增加,确保中小学布局结构更加合理,把摸得着、看得见的惠民工程真正写在百姓心中,让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。
我市2000名中小学生吃上“营养午餐”
市区公办非寄宿制中小学“营养午餐”试点运行
本报记者 杜俊颖
9月2日是我市中小学开学首日,也是主城区5所公办非寄宿制中小学“营养午餐”试点运行的第一天。当天中午,主城区包括市三中、四中、六中、胜利小学、恒丰路小学5所学校约2000名学生吃上了美味可口的“营养午餐”。
在试点中小学推行“营养午餐”是我市2019年向全市人民承诺的一项民生工程、创新性改革措施。据悉,我市“营养午餐”采用的是“中央厨房+午餐和午间托管一体化”管理模式,即,将午间用餐和托管统筹考虑,简称“一餐一托管”,按照以“政府主导、学生自愿、保证安全、市场运营”的午餐试点原则实施。“营养午餐”试点运行之初,市、区两级教育部门广泛征求了家长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大会、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,今年4月,我市又先后在主城区32所非寄宿制公办中小学就饭菜质量与价格、午休方式与场所、作息时间变更等内容广泛征求了意见,收集征求意见表45035份,约占在校生总数的90%。随后,市教育局会同桃城区政府多次协商,研究讨论“营养午餐”的实施办法和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,最终筛选确定了由市迎宾馆提供午餐,市迎宾馆注册了衡水儒乡园餐饮服务有限公司,作为“营养午餐”中央厨房,专门负责供应。
“营养午餐”是如何烹制而成的?饭菜可不可口?是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。昨天上午,记者第一时间走进“营养午餐”中央厨房及试点学校。
上午9时许,记者来到儒乡园中央厨房。据儒乡园公司负责人赵洪胜介绍,不管是米面油还是蔬菜、肉类,全部保证源头可查,确保食材供应安全,在食谱安排上,由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学生口味和营养需求制订的膳食食谱,每周菜谱不重样。
透过二楼参观走廊玻璃窗可以看到,一楼厨房各工作间内一片忙碌景象,洗菜、切菜、运输……工作人员们身穿连体消毒服、脚穿塑胶鞋、头戴发套。记者穿上相同的装备后,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加工车间。工作间内,干净整洁,工作人员各司其职。“每一道工序都进行细致分工,而且责任安全到人,确保都能追跟溯源!”赵洪胜介绍,为确保学生用餐安全,他们严格按照《中央厨房许可审查规范》等国家法规和标准,承建了中央厨房,承担全市中小学“营养午餐”制作、配送工作。
随后,记者又来到作为试点的市三中,据市三中党支部书记邢东介绍,该校除初一新生外,共有3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“营养午餐”,约占学生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,为保障学生用餐安全,该校提前制订了《“营养午餐”教师陪餐制度》等,学生用餐前先由学校三名校领导提前半小时试餐。12时30分,一顿可口的“营养午餐”用餐完毕,市三中的学生们由学校老师看护进入安排好的教室里学习、休息。
当天,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,目前5所试点学校全部安排了专用的教室或场所用餐,并实施了校长陪餐制度,已有除新生之外的约2000名学生参加了“营养午餐”,这些学生用餐后由本校值班老师安排学生读书或休息。